资讯
新闻
行情
政策
统计
专题
绿茶
黑茶
红茶
青茶
贸易
产品供应
产品求购
品牌招商
展会
近期展会
往届回顾
展馆介绍
文化
中华茶史
优发娱乐优发娱乐
茶风茶俗
知识
茶叶常识
专业技术
茶疗养生
百科
企业
图库
视频
知道
精选
论坛
微社区
茶叶常识
茶疗养生
茶叶技术
茶叶辞典
茶叶标准
茶叶专利
茶叶文献
茶叶成果
返回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茶知识
»
茶叶文献
» 正文
文献综述冠突散囊菌研究进展
发布日期:2016-02-18 来源:优发娱乐 浏览次数:
3314
关注:
加关注
×
微信关注
砖
茶
在众多茶种类中,以其独具特色的冠突散囊菌( Eurotium cristatum)及突出的降脂减肥功效而闻名,冠突散囊菌的大小,多少,分布广泛与否是最直接的判断获砖茶质量的标准。由于冠突散囊菌的存在,使得获砖茶的色、香、味得以不同于其他茶类,并且具有抗氧化促消化降脂减肥、抑菌、抗癌
保健
功效,使人们日益重视冠突散囊菌的功能研究。
刘石泉等采用改良PDA培养基平板梯度稀释法对“金湘益’,牌获砖茶中的真菌进行了分离纯化和计数。实验共分离得到了5种真菌,其中优势菌为蜡叶散囊菌( Eurotium herbariorum )}其在茶样中的含量高达4.98 x 10“个/g。并通过分子鉴定、平板形态特征鉴定、显微形态特征鉴定及菌株聚类分析的方法鉴定了其余4种真菌分别为青霉(Peni-cillium sp . )、产紫青霉(Penicillium purpurogenum )、酱油曲霉( Aspergillus sojae )、产黄青霉( P._ chrysogenum )。研究人员指出优势菌不是冠突散囊菌的可能原因为选菌时只是随机挑选一个单菌落,且两种菌的18 S rDNA相似度为99%。虽然不同获砖茶种类中优势菌存在差异,但其都是散囊菌的生理种或变异种。研究结果表明
黑茶
发酵是一个多种菌协同作用的过程。
黄浩等将从2008年的金湘益牌获砖茶中分离纯化得到的“金花”菌在PDA培养基上培养,并选取长势较好的“金花”菌进行继代培养。之后将其转接于20%蔗糖察氏培养基和察氏培养基上,恒温28℃培养并观察、记录。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结合DNA序列分析鉴定结果表明从发花散茶中分离得到的“金花”菌为散子囊菌属(Eurotium l
ink ex Fires)冠突散囊菌,与传统获砖茶中的“金花’,菌为同一真菌。
湖南农大的刘仲华等运用分光光度法和薄层色谱法对获砖茶发酵过程中的水溶性和脂溶性色素进行了研究。其结果显示,获砖茶色泽品质的形成与色素物质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发花过程中冠突散囊菌的作用。主要表现为:经发花过程,叶绿色降解产物,尤其是深色降解产物脱镁叶绿素a, b和脱镁叶绿酸醋a, b显著增加。
同时Q一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也明显增多。茶多酚经发酵氧化为茶红素、茶褐素和茶黄素。这些色素的形成使得获砖茶外观呈现黄褐色或黑褐色,并使其汤色呈橙红或橙黄色。随着冠突散囊菌繁殖数量的增加,上述色素的含量也随之增加。
刘作易等用PDA,CZqM3Y,M40Y和40%蔗糖蛋白脉培养基对冠突散囊菌进行培养,通过观察菌落特征,证明了冠突散囊菌在繁殖过程中分泌了褐色水溶性色素,这些色素可以改善茶汤颜色。同时在生长良好时产生浓郁香气,增加茶香的同时减少了
茶叶
中的青草气味,改善茶叶品质。另一方面,在用CZG和40%蔗糖蛋白脉液体培养基培养冠突散囊菌后发现菌丝体中富含巧种氨基酸,且含有大量必需氨基酸,其中谷氨酸含量最高可达4.32%。此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为边疆人民以冠突散囊菌多少来评价获砖茶优劣提供了理论依据。
1冠突散囊菌的发酵条件研究
杨抚林等对冠突散囊菌的生长条件进行了阐述。调研结果显示冠突散囊菌为好氧菌,其耐干燥、耐高温且渗透能力强。试验优化培养条件结果显示:冠突散囊菌最适生长温度为28-30℃,最高生长温度为38℃;最适生长pH值5,生长pH值范围为3-6;生长初期温度应控制在25℃,湿度为70%,中期将温度提高到28-32。而在之后对冠突散囊菌液体发酵工艺优化试验探索了不同发酵条件及不同培养基对“金花”均菌丝体生长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优发酵条件为:在含黑茶0.8%并以6%蔗糖为碳源的液体培养基中生长效果最佳;培养温度为恒温30℃、初始pH值为5.5 ,接种量1%(抱子浓度为5.0-6.0 X 180 mL)、转速为120 r/ min。本研究首次对“金花”菌液体发酵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为今后的冠突散囊菌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
王增盛等用HPLC等方法研究了获砖茶发酵过程中含碳和含氮化合物的变化与其品质形成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在获砖茶发花过程中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降低;而咖啡碱虽含量较大但变化幅度很小,茶碱和可可碱虽含量较小但变化幅度很大;粗纤维的变化总趋势为显著下降;儿茶素各组分也均呈减少趋势。试验结果发现在发酵过程中含氮量相较于原料提高了28%,说明微生物在生长繁殖过程中虽然将有机氮源消耗但同时又将无机氮源转化为了自身所需蛋白质。儿茶素的变化则形成了获砖茶特有的色泽及汤色。同时,由于微生物胞外酶的作用增加了获砖茶中的可溶性物质并降低了难容大分子或高分子物质的含量。
吕嘉杨等通过保温提取法,优选出冠突散囊菌所产黄色系物质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0,温度60 0C,提取时间1h,最高得率可达0.83。通过TLC法、HPLC法、红外光谱及紫外光谱法,选取口一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为标准品,对黄色系物质进行结构验证分析及可能结构的预测。结果表明,冠突散囊菌中黄色系物质的最大吸收波长为394 nm,并且含有C-O, C = C,不含C二C,因此不是口一胡萝卜素、番茄红素,可能是叶黄素一类。
李玉婷等以麦鼓为培养基。研究了发酵时间和培养基中营养物对冠突散囊菌产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进而探明该菌产消化酶的能力。其结果表明,冠突散囊菌产脂肪酶的活性在发酵6d时达到11.42 U/g。淀粉酶的活性在发酵Sd时达到254 U/g。而在最适培养基条件下发酵7d产中胜蛋白酶的酶活力达到237U/g。产碱性蛋白酶的酶活力达到236 U/g。经过对获砖茶中冠突散囊菌对消化酶活性的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其具有调节人体消化等功效。
曹聪等研究了冠突散囊菌固体培养的培养条件,发现PDA及CZG培养基均适合冠突散囊菌的培养,其生长最适温度为25-35℃,在28℃时生长较快,且最适生长pH值为5,这与杨抚林先前研究的液体培养条件结果相近。另外,相较于无机氮源,有机氮源可以更好的促进“金花”均的生长,且氨态氮、酞胺态氮和无机态氮可促进菌袍子的萌发。研究同时发现,该菌在D一果糖碳源上生长最好,而不能将琼脂糖、淀粉和单宁用作碳源。培养基中NaCI的浓度为2%时“金花”均生长较好,Zn和Mn也可明显促进菌丝生长。
下一篇:
茶符合人体脏腑的药用成分:生物碱
上一篇:
为什么你泡的茶又苦又涩?帮你揪出这3个原因
[
茶知识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同类茶知识
• 冠突散囊菌的鉴定和命名
• 文献综述冠突散囊菌研究进展
• 金花普洱真的有那么神吗?
• 金花(冠突散囊菌)对糖尿病的惊人功效
• 冠突散囊菌-------茯茶金花的秘密
• 冠突散囊菌的作用
• 茯砖茶成功提纯出“冠突散囊菌”
• 茯砖茶中冠突散囊菌纤维素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 茯砖茶中冠突散囊菌及其代谢产物研究进展
• 冠突散囊菌液态发酵过程中黑茶活性成分变化研究
推荐图文
冠突散囊菌的鉴定和命
文献综述冠突散囊菌研
店长修炼:如何让顾客
黑茶,民族团结之茶
推荐茶知识
黑茶香气化学研究进展
文献综述冠突散囊菌研究进展
影响普洱茶香气的因素有哪些?
邹炳良、卢国龄:浅论普洱茶拼配
安化黑茶对脂肪肝的辅助疗效
茯砖茶茶叶品质和保健功能
朱权写了《茶谱》
历史中最早记录茶叶的书籍
历史时期普洱茶市场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黑茶品质大不同 且看专家学者进行的研究报告
点击排行
茶资讯
|
供应
|
茶展会
|
茶知识
|
优发娱乐
|
专题
|
茶文章精选
|
网站首页
|
企业资质
|
改版说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优发娱乐在线交流群:群一:105100603 群二:113915624 群三:118413381 群四 :95064551 黑茶交流群:113424536客服热线:400 6868 768 客服邮箱:zgchawang@qq.com 业务咨询:371299011
(c)2009-2013 www.zgcha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3545号
豫ICP备15024642号
站内信
(
0
)
新对话
(
0
)
会员服务
|
发布信息
|
会员中心
|
返回首页
优发娱乐